首页 >> 项目动态 >>助力教育行善者 >> 致敬奉献丨瑜水慈善邀您一起助力教育行善者
详细内容

致敬奉献丨瑜水慈善邀您一起助力教育行善者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用一个灵魂去触动另一个灵魂。”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根据2021年的数据,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文盲率仅2.67%。这背后,290多万乡村教师功不可没,而一群特殊的人——教育行善者,是其中值得关注的群体。

 

教育行善者身份背景各异,有的或许不是专业教育者,但都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不仅为山区困境孩子传授知识,还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教育行善者主动投身乡村教育,甘守清贫,默默奉献,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重塑乡土中国,带领无数山区儿童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16年坚守大山 

用足球点亮山区教育


2006年大学毕业后,徐召伟开始在云南、贵州山区支教,至今已走过16年。

 1663316873717408.jpg

徐召伟辅导支教学生作业


2013年,徐召伟来到大方县元宝小学支教。除了教语文、数学,徐召伟还担任学生们的体育老师。在他的努力下,2017年3月,元宝小学修起了足球场,组建了足球队。从此徐召伟成了一台“永动机”,一个人负责孩子们的日常训练和饮食起居。

 

为了指导孩子们训练,徐召伟上网自学各种足球教学课程,把视频下载下来,反复观看、琢磨。

 1663316920864378.jpg

徐召伟指导元宝女足训练


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方面,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元的徐召伟,自己掏钱买够20个人吃的菜,用一口大锅翻炒出整支足球队所需的菜肴。他还向学校申请,将两间教室改成宿舍,全权负责60多个孩子的寄宿生活。

 

2017年7月,元宝小学男女足球队在大方县首届师生文体艺术节双双摘冠。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个孩子通过足球走出了大山。踢足球,成了元宝村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新道路。


亦师亦母

为400多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1959年,班爱花生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是当地少有的,靠知识改变命运,走出了大山的女子。2001年4月,班爱花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故乡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让她深感痛心。于是她留在了家乡,创办“龙万爱心家园”,将全村56个辍学儿童一一劝进课堂,免费为他们上。

1663316964828839.jpg

班爱华和家园孩子在一起


爱心家园开设一至四年级复式班,除了自任教师外,班爱花还掏钱请了一名教师。后来,孩子慢慢多了起来,为了保证家园的正常运作,她一边挨家走户收购玉米、黄豆,批发到南宁等地销售,一边带着孩子们种地、养猪、养鸡,努力做到自给自足。

 

家园的学生大部分是困境留守儿童、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班爱花是老师,也是妈妈,一路陪伴他们成长。甚至到外地求学,家园仍然为他们提供生活补助和路费。

 

迄今为止,在龙万爱心家园长大的孩子累计已超过400个。这些孩子中有31个考上了大学,其中有6个成为龙万村破天荒的第一批大学生。班爱花曾经说过,她希望教育的春风能吹醒这个沉睡的山村,她用了20年时间,做到了。

 

改变400多名学生命运的

聋哑老人家



1943年出生的何兴武,幼时因用药失误导致失聪。参加工作后,他看到许多听障儿童的困境,不由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下定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1994年,何兴武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周氏兄弟合作创办了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五年后,周氏兄弟相继病逝,何兴武坚守他们临终前的嘱托,发誓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也要把学校办下去。

 1663317007240214.jpg

何兴武与学生们谈心


三联接收的学生均来自偏远山区或困难家庭,何兴武免除了他们的学杂费,只象征性的收取每天10元的生活费。如此一来,何兴武和妻子只得将所有积蓄都贴进学校,平时还经常外出宣传,四处“化缘”。为了能让孩子们每周吃上一次肉,每到周末,年过花甲的何兴武都要花上4个小时,蹬三轮车去郊区的批发市场买菜。

 

27年来,对这些和自己一样的失聪孩子,何兴武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手势一个手势地教导他们。至今,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三联毕业,大部分孩子学会了读书认字,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很多人都找到了工作,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终于,这些孩子活成了何兴武心中的样子。

 

他们的坚守

我们的陪伴



“教育是尊重与谅解,是鼓励与激发,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

 

这些教育行善者,对教育有着深切的理解,对山区的孩子们,有着赤诚的爱。感谢他们,用满腔的热忱与不变的坚守,点亮了孩子们希望的火苗,让他们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然而,教育行善者本身所处的困境,无不提醒我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歌颂,而是切实的支持。

 

“助力教育行善者”公益项目由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携手深圳市建辉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支持为山区困境儿童教育奋斗的教育行善者,陪伴他们的坚守,致敬他们的奉献。正如千千万万个教育行善者,用他们的无私付出改变了中国农村的教育状况一样,这个项目,也需要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起用我们的力量,去改善教育行善者的生活与教学条件。


助力教育行善者,不仅是对乡村教育的支持,更是对善良的传承,对教育本身的敬意,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教育?今年99公益日,瑜水慈善邀您一块支持教育行善者,让好人有好报,助力教育改善命运。



公开透明
更多
  •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员工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信息,提高基金会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促进基金会规范运作,现依据《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信息”,是指基金会在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秘书处是全基金会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基金会信息公开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具体负责基金会信息公开相关事

  •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意见收集及投诉处理机制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意见收集及投诉处理机制

    第一节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切实保障会员及员工权益,回应和满足员工的意愿和需求,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基金会应明确会员及员工表达意见/申诉的权利,并公示处理意见/申诉的规定及程序,帮助其了解提出建议和申诉的途径及有效步骤。 第三条 所有意见/申诉的处理跟踪均须记录在案,当事人不方便填写《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意见收集/申诉表》的,由秘书处负责归档管理,作为基金会检讨内部管理及服务质量改善的依据。第二节 提供意见/申诉的途径第四条 公开提供意见/申诉

  •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人事管理制度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人事管理制度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人事管理制度

  •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项目管理机制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项目管理机制

    深圳市瑜水慈善基金会项目管理机制

技术支持: 壹起成长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