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讲堂第七期】 一起学《论语》——温良恭俭让《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子禽问子贡的一段话: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温 良 恭 俭 让 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温、良、恭、俭、让,孔夫子由这五个字,构成他整个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在他内心,诚于中,实实在在的,他内心就是如此。行于外,自自然然就表现到外面来。 为什么各国的君主都这样信任他,向孔夫子请教本国的治国问题。这是孔夫子圣人的温、良、恭、俭、让,自然的表现出来,感动了对方。今天我们学孔子就要学“温、良、恭、俭、让”。 |